代謝症候群
- 冠智 黃
- 22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代謝症候群是指身體同時出現多項代謝異常的情形,包括腹部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三酸甘油脂、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)過低等五項指標。當上述任三項以上異常時,即可診斷為代謝症候群。這是一種隱形卻危險的健康警訊,會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、中風、第二型糖尿病及脂肪肝等慢性病的風險。
以下是代謝症候群的五大判斷指標:
項目 | 判斷標準 |
腹部肥胖 | 男性腰圍 > 90 cm;女性腰圍 > 80 cm |
高血壓 | 收縮壓 ≥ 130 mmHg 或 舒張壓 ≥ 85 mmHg |
高血糖 | 空腹血糖 ≥ 100 mg/dL |
高三酸甘油脂 | 三酸甘油脂 ≥ 150 mg/dL |
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(HDL) | 男性 < 40 mg/dL;女性 < 50 mg/dL |
造成代謝症候群的原因,多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。缺乏運動、長期高油高糖飲食、壓力過大、抽菸與飲酒等,都是常見誘因。初期可能沒有明顯不適,但長期下來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。
預防與改善代謝症候群,需從生活習慣著手。建議每日規律運動30分鐘以上,選擇低油低糖、富含蔬菜與高纖的飲食,控制體重、戒菸限酒,維持心情穩定與規律作息,並定期量測血壓、血糖與血脂,早期發現、早期控制。
代謝症候群雖常見,但並非不可逆。只要從生活中做出改變,就能有效降低風險,守護自己的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本文由 豐田診所院長
黃冠智 醫師 / 腸胃肝膽專科 整理
豐田診所 提供衛教資訊
Comments